因此即使隨著時代變遷已造就不同的媒體環境與新聞價值,但此類型電影卻仍不斷再造巔峰,反映時代意義的經典地位難以搖撼,舉凡以報業鉅子壟斷媒體的爭議性人生為題的《大國民》;運用媒體影響力、讓一起人質挾持的銀行搶劫事件擴大為社會議題的《熱天午後》;描寫媒體浮誇本質、進而以諷刺手法省思傳媒天職的《螢光幕後》;抑或是將水門案兩位揭發記者與政府體制和報社官僚對抗的驚心過程,完整呈現上大銀幕的《大陰謀》 等作品,都奠定了新聞電影的經典類型架構和探討主軸。
隨後也衍生了諸如描寫記者為了追求完美真相、時時將人生與事業賭上的動人喜劇《媒體先鋒》;名導演 奧立佛史東藉由誇張手法詮釋媒體渲染暴力與犯罪崇拜的《閃靈殺手》;以及以揭發美國菸草公司黑幕為背景,描寫媒體如何力抗強勢體制讓真相浮上檯面的重要作品《驚爆內幕》等,這些傳世經典讓新聞電影不單只是傳述引人入勝的戲劇性故事,而是更加凸顯了新聞、媒體或記者必須肩負的社會責任,以及勇敢追逐真相與正義的代價與意義。

1999年電影《驚爆內幕》以揭發美國菸草公司黑幕為背景,描寫媒體如何力抗強勢體制讓真相浮上檯面。(圖/IMDb)
當然這也是筆者在台灣發行產業多年,雖引進不少商業娛樂性作品,也十分清楚國內藝術電影偏好類型的前提下,仍選擇引進並規劃主題影展『新聞正義二部曲』的主要動力,筆者就本地市場行銷經驗來看,新聞背景或相關類型電影除非獲得奧斯卡主流大獎肯定,否則並非市場討喜類型,但這兩部作品的時代意義、拍攝質感、與傳遞給觀眾的重量級價值,令人深感這已是『電影人』也不容忽視的作品和責任。
其中的好萊塢新片作品《震撼真相》 由《軍官與魔鬼》奧斯卡名導 勞伯雷納 執導,將獨立小報勇敢揭發波灣戰爭隱蔽真相的政府醜聞公諸於世,不僅再次觸及官方政府打壓的敏感題材,也透過報社老闆和兩位主線記者契而不舍的挖掘真相過程,描寫記者追求非常真相的內心掙扎與私生活壓力,導演平實不花俏的呈現手法,更讓這個不太政治正確的真人實事添加不容忽視的時代意義,其中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對真相無畏揭示的新聞本質精神,與近期相關類型重要傑作《晚安,祝您好運》、《驚爆焦點》、《郵報:密戰》 等也再次交相輝映!

電影《震撼真相》,還原當時美國出兵伊拉克經過。(圖/IMDb)
而從近期亞洲新聞題材作品,同樣能看到更貼近本地新聞環境特質、甚至針貶近代媒體亂象的傑出作品,無論是日本改編自真實空難新聞報導、考驗記者心理壓力與人性灰色地帶的《空難風暴》(又譯:超越巔峰);揭露韓國社會底層醜聞,直視媒體忽略弱勢與受害者權益的《熔爐》與《失控隧道》;還是台灣影壇也有透過類紀錄片手法,揭示本地媒體扭曲真相、或為了短效收視率造成一窩蜂亂象的《不能沒有你》與《大佛普拉斯》等,都藉由電影手法讓觀眾看到更貼近亞洲媒體現象的社會省思作品,其寫實、批判或諷刺風格雖與多數好萊塢類似題材的熱血激勵手法迥異,但相信對本地觀眾而言會更帶來心有戚戚焉的感觸。
而這次『新聞正義二部曲』選入的韓國得獎大作《揭密風暴》也正是符合亞洲類似題材風格的代表傑作,同樣改編自真人實事,影片將韓國轟動一時的幹細胞抗癌研究突破,實為造假新聞的黑暗真相揭露過程,以驚心動魄的手法呈現在大銀幕上,諷刺了韓國官方的迂腐與民意的愛國情懷操弄,也將記者和內幕揭發證人的壓力、矛盾與生命威脅,讓觀眾身歷其境般在大銀幕上體驗,韓國影壇對反映社會真實面向、挑戰權威體制、詮釋黑暗人性題材的強項也再次透過本作品彰顯極致。

《揭密風暴》將韓國轟動一時的幹細胞抗癌研究突破,實為造假新聞的黑暗真相揭露過程。(圖/華聯提供)
雖然無論是新聞報導還是電影作品,都有其作為利益產製方的商業考量,但無論是不畏強權的真相挖掘報導,還是透過電影作品彰顯媒體應肩負社會責任的使命價值,這些重要的報導本身或影迷傳頌的新聞電影傑作,在在都揭示了作品可以改變社會的最崇高使命,當然也是這些作品值得被一再流傳、也必須被觀眾看見的關鍵價值。
期待『新聞正義二部曲』的上映不僅能讓這兩部重要作品得到應有關注,也能讓新聞電影的經典價值不斷被提醒重視。利益與正義的抉擇,往往有時僅一線之隔,身為媒體人或電影人,或許都該回顧選擇相信新聞或電影的初衷,不輕易為了自身利益而放棄追求必然的使命!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