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ing Behaviour in Children and Teens with ASD | 營養師在自閉症學齡孩子的進食行為建議 Ariel

因醫院護理師介紹我至新北市自閉症協進會演講,關於自閉症的飲食相關…這讓我想起在英國我們班聰明又美麗的芭蕾舞者Migle…她當時做營養相關的題目就是自閉症家庭訪談。曾經聽她述說在訪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這是因此第一時機求助於有經驗與心理醫生合作的她。了解了英國在自閉症的營養介入,也非常感謝她把第一手的資料整理給我…她說沒想到這個研究幫助了幾個孩子的家庭,而現在輾轉幫助了台灣的…Contentshide1 自閉症分為?2 自閉症與飲食的關係3 營養相關的問題4 他們吃的並沒有想像中的「不營養」5 受試者家人使用的一些解決方法6 營養介入的建議1-症狀改善及營養補充7 營養介入的建議2-進食行為

自閉症分為?

因自閉症影響原因不明,有200多種基因缺陷引起、後天環境的說法等等,但現今沒有藥物或特別的一種方式治療。分為下列幾種高功能性自閉症、低功能性自閉症以及亞斯伯格症。

同異點低功能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症
智力發展不足不到1/3高於智力70正常
語言發展比較遲緩不愛講話不愛講話
人際互動沒興趣沒興趣主動互動
重複固執只對喜歡的感興趣只對喜歡的感興趣只對喜歡的感興趣
感官敏感自我傷害排斥或躲藏排斥或躲藏
社交能力有困難有困難有困難

參考中國醫院大學附設兒童醫院,轉載媽咪寶貝

自閉症與飲食的關係

針對自閉症與營養飲食的相關文獻,主要都還是在於孩童2-10歲左右,比較少在青春期的文獻。且目前的研究都是質性研究,比較像是訪談、對話,且樣本數不高。在於是否有自閉症飲食的飲食建議量?或者執行方式?或者吃什麼營養素較有幫助?這邊看起來都是效果不大且沒有太多醫學證據在上面,因為自閉症孩童每一個遇到的飲食相關問題,並不一樣。需要以量身定作(tailored diet)去做調整(故以下例子非每位都會發生),但幾個在這些醫學文獻中以及Migle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會有幾個相似的營養相關問題:

營養相關的問題

  • 胃腸道的問題:與一般學齡兒童比較(非ASD),通常一般學齡兒童挑食的原因是因為個人(Personality), 而ASD孩子是因造成胃腸道不適或者身體不適才會挑食
  • 進食的問題:特別喜歡加工食物、不喜歡有嚼勁脆感、喜歡碳水化合物等;對於特別的食物形狀,例如隆起的水果表皮敏感;對於特定廠牌或是特定味道敏感
  • 過重肥胖的問題:過重以及肥胖的比例與一般學齡孩子(非ASD)高
  • 營養素缺乏的問題:缺乏多樣性,但巨量營養素足夠,但一些維生素如: A, B3, B6, C, D, K, folic acid, iron, zinc, and calcium 沒有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
  • 飲食行為改善的問題:特別對於食物的質地、新奇的食物敏感,但對於溫度、食物觸感以及顏色等反應還好,但在面對新的食物會有極大的壓力,有可能導致感官敏感的動作(像是上述表格的逃避、排斥、自我傷害等)

他們吃的並沒有想像中的「不營養」

他們雖然吃的不均衡、可能只吃同樣的食物,但還都是healthyfood
家庭成員對於營養知識的了解,比一般大眾高出10%的分數
共食的時候,家庭兄弟姊妹有機會成為自閉症的role model
藉由專家改變飲食習慣有90%的人感覺效果良好,且 29%的人認為像是重獲新生

受試者家人使用的一些解決方法

設定兩套菜單,一個給家人、一個給ASD孩子
最會讓他們壓力大的其實不是孩童本身的問題,而是家庭成員的不支持
也有孩子吃水果一定剁碎才肯吃
可以添加時,使用同樣的型態先出現


營養介入的建議1-症狀改善及營養補充

經過演講了解之後,發現協會中的孩子們較沒有上述的問題,且在飲食介入中也十分的成功,社福的小組長已孩子訓練成為能有社交能力且與同學上班共食的狀況了。不過,因為本班的孩子大屬成年人,而非青少年,他們來協進會是「上班」為主,而非原本以上的「上學」的學齡兒童。在飲食建議上最後以減重、增重、胃腸道的問題等症狀發生而去改善:

如果有營養師需要,可建議其提到了:減重飲食原則、無麩質飲食、胃腸不適時的胃病飲食、腸道保健飲食原則、剁碎飲食(質地的介紹),以下以重點整理敘述:
(1)消化問題-胃:依嚴重狀況不同,輕可使用含有果膠、黏液蛋白(秋葵、山藥等)、米湯、電解質水,重則禁食。平時避免CAP,咖啡、茶、汽水等辛辣的食物
(2)消化問題-腸:平時要注意是否足夠纖維、水分、正常排便頻率等。可考慮使用益生菌、保健。
*無麩質的部分:是使用會產生乳糜瀉的免疫疾病,會有腹瀉、腹痛等狀況,是因為攝取麩質食品引起的反應。這時才考慮避免含麥(大麥、小麥、燕麥、麵包、麵條等)食品,若非乳糜瀉,不建議因噎廢食
(3)食物的型態及質地不同:因孩童比較能接受溫度、顏色的感官刺激(相較於質地等),可參考<Universal Design Food | 老人家、吞嚥困難、食慾不好的營養補充>,同一道菜,做法會大不相同改變質地,這也許是介入的一個方式。

(4)營養補充品的建議:
依文獻來說,孩子巨量營養素足夠,但其他像是vitA、B3、B6、C、D、K、葉酸、鐵、鋅以及鈣沒有達到每日的建議攝取量。以下是經文獻整理出相關的營養素缺乏來示範:

  • 維生素 A:乳製品、魚、內臟類、橘黃色蔬菜、蕃茄、植物油
  • 維生素 B3:豬肉、牛肉、牛奶、紫菜、香菇
  • 維生素 B6:豬、牛肉、雞肉、菠菜、全穀類
  • 維生素C:蔬菜、水果、馬鈴薯
  • 維生素D:菇類、鯡魚、鯖魚、蛋
  • 維生素 K:綠色葉菜、海藻、小黃瓜、優酪乳、蛋黃
  • 葉酸:深綠色葉片蔬菜、花生、橘子汁
  • 鐵:肉類、菇類、小米
  • 鋅:乳製品、肉、全麥、魚
  • 鈣:豆腐、無花果、牛奶、鈣片

營養介入的建議2-進食行為

1.盡量達到多元化 the variety of food:缺乏的蔬菜、水果類以及奶類等,切記先飲食均衡、必要時再補充品
2.可使用特殊方式進食 specific ways of eating:發展出可接受食物的方式,像是質地改變的手法、顏色可接受的介入、控制進食時間、以及發展二套餐單等
3.處理壓力相關的飲食:正念飲食Mind Diet、多巴胺Dopamine相關食物(下圖)
4.社交場合social eating:行為誘導、正向的模範等

A Dopamine Hypothesi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2017
The dietary sources of dopamine

裡頭有愛心義賣咖啡唷!有興趣的可以試試~~新北市自閉症服務協進會New Taipei City Autism Associatio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