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外】出身台東的媒體教母余湘,回到故鄉的「噗嚕」起點 Harry

【意外之外】出身台東的媒體教母余湘,回到故鄉的「噗嚕」起點
Photo Credit:許復 提供

因參與 2020 正副總統大選而廣為人知的余湘,除了在業界素有「媒體教母」之稱外,較少人知道的是,她還曾是全國游泳冠軍──而這一切的起點,都要從台東一處當地人稱為「噗嚕」的水塘開始說起。

作者系列前言:2020 總統大選已成回憶,但省思與學習依舊是「現在式」,甚至「未來式」!

疫情當下,台灣彷彿成了隔絕於世界之外的獨特時空。在這裡,讓其他國家看到的,除了防疫典範,還有讓人稱道的民主進程故事。其中包括「參政的多元性」──任何一個領域的人,都非常可能走上公共事務舞台、成為影響別人的人。

雖然 2020 總統大選已經落幕一段時間,但是,當時民眾熟悉的兩位「政治素人」──被封為「媒體教母」的余湘(親民黨副總統參選人),以及「主持人一姊」于美人(親民黨大選發言人),在經歷大選後、經過沈澱,仍舊有許多心得值得和大家分享,尤其是台灣怎麼樣在世界中傳遞美好的價值。

本系列文章,均節錄並編輯自作者許復的新著《意外之外:與于美人深度對談》一書。本書於 2020 年 11 月由商周出版。許復以資深新聞主播,以及品牌公關人、企業講師的視角,與兩位女性領袖對話──

從于美人遇到余湘那一刻說起,透過于美人主述,輔以余湘及其他友人的訪談,回溯兩人的成長啟蒙故事,帶讀者和她們一起重新經歷 2020 總統大選,並進一步延伸到 Covid 19 疫情當下,一探她們經過一番沉澱、又正在經歷一段新沉澱中的心境;而在訴說余湘、于美人兩位當代女性的故事之餘,也特別從職場教戰守則的角度,探討國際觀、職場生存、向上管理、團隊溝通、品牌公關、發言、服儀等話題。

從泳池開始的廣告人生

「三、二、一,Camera!」岸上一聲令下,游泳池裡的年輕女孩一個轉身,腳往後蹬了一下,立刻往另一個方向游去──她是約莫 40 年前的余湘。

余湘一面游著,一面在心裡想著台上導演的交代,這一次,她游出去向前漂浮的時候,要在心裡默念 5 秒鐘,手才能接著划水,而手部動作還要盡量做到最大,這些都是為了讓攝影師更方便捕捉她的每一個動作。

池邊少說也有 20 多個人,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盯在池水中那位奮力游泳的女孩身上,其中幾位還扛著攝影機,有的專注聚焦在她矯若遊龍的迅捷身影,有的悄聲無息地捕捉她把頭抬出水面換氣時的每個片刻瞬間。

圖/余湘的100個朋友@facebook

很快地,余湘就從泳池的另外一端游了回來,她靠在池邊,一面喝著岸上工作人員遞給她的水,一面聽著導演接下來給她的新指示。

「辛苦了!我們快結束囉!」導演及工作人員一面鼓勵她,一面向她解釋,接下來的這一趟,希望她在換氣的時候把頭抬久一點,因為這次要再多補一些換氣時的特寫鏡頭⋯⋯。

「來,準備,三、二、一,Camera!」余湘再一次往後蹬了一下,身體又如箭一般地衝了出去。

發號施令的人,是紐西蘭知名奶粉品牌特別聘請來的廣告導演,資歷在業界十分豐富,而池水中的矯健女孩,幾年前曾拿下全國中學運動會以及省運女子仰式游泳冠軍。

即便如此,他們的拍攝仍然是不斷 ”NG” ,必須一遍遍重來──因為在那個年代,不論是攝影機的品質、拍攝技術的靈活性,以及打光、收音等設備,都遠不如今日的水準。而為了拍出最好的廣告作品,求好心切的導演及拍攝團隊,不得不要求水中的余湘來來回回不斷地游,一下子從自由式換成蛙式,一下子又從仰式換成蝶式,不停反覆。

「這個女孩是從哪裡找來的?太敬業了!一點抱怨都沒有。」春末夏初的時間,天氣還沒完全熱起來,余湘泡在冰冷的泳池中來回遊了無數趟,從清早拍到太陽快下山,看在工作人員心裡,她的認真既讓人佩服,也叫人心疼。

但實際上,這般在旁人看起來非常艱辛拍攝過程,對已經拿過全國冠軍的余湘而言,不過是游刃有餘的小事一樁──而這一切,都源於她自小在家鄉的「噗嚕」,不曾間斷游出來的基本功。

每早騎車一小時到「噗嚕」晨泳

冬天的清晨,5 點鐘不到,有的時候氣溫只有攝氏 10 多度。

剛上國中的余湘,已經背著書包,騎著哥哥的自行車,伴隨著鐵鍊的喀喀轉動聲,迎著台東馬蘭帶著水滴的霧氣,徜徉在還沒亮透的鄉間小路上──當同齡的同學們還沒起床的時候,余湘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征途」。

她每天都要從馬蘭出發,騎將近一個小時的腳踏車,來到市區的「噗嚕」──這裡是一座在日據時代就建成的泳池,因為日本人當時以外來語(英文)的發音「Pool」稱之,當地就流傳下了這麼一個可愛的名字至今。

但與其說這裏是我們如今所熟知的「泳池」,不如說更像是個「水塘」。「噗嚕」的水源全都是從地下冒出的活水,池中的每一個水分子都冰涼透骨,因此,當地人也叫它「湧泉泳池」。但其實它就是個容貌非常原始的長方形水塘,水道線「自在心中」。

圖/余湘的100個朋友@facebook

數十年過去,2020 總統大選拉下帷幕後,余湘和幾位朋友重遊她小時候成長的家鄉,也來到了「噗嚕」旁邊。

雖然這附近變得比以前熱鬧多了,但不變的湧泉淙淙聲,仍以余湘帶回小時候的記憶:

「你們看到裡面鋪滿的鴯卵石了嗎?天然的地下水可以從孔隙源源不絕地湧出來,這就是『自湧泉』的概念,看仔細一點,許多小氣泡一顆顆往水面上冒,特別是在出太陽的時候,像水裡面掛著一串串珍珠,非常漂亮,腳踩在上面,還能做個足底按摩。」她笑著說:

「 不過,『噗嚕』陪伴我的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些又圓又滑的鴯卵石喔,」余湘帶著大家在「噗嚕」池邊走著,一面介紹:

「當時腳下踩的全是溪底的砂石,有的時候還會被刺出傷口。」她一面說著,指著靠近水面處一閃而逝的魚鱗身影:

「看到了嗎?是吳郭魚!一大群。」幾個朋友順著余湘手指的方向看去,有人跑到更近池邊的地方尖叫起來:「也有鰻魚!真的是鰻魚!小小隻的,好可愛!」跟著好幾個人也跑到池邊拿出手機拍照。

快下山的夕陽,把每個人的影子都拉得長長的,我轉頭看了一下余湘,看見她凝望著天邊彩霞在「噗嚕」中的倒影,泛著淡淡的微笑,彷彿走進回憶。

與魚蝦為伍,練出破紀錄的全國游泳冠軍

當年的余湘,一進國中就靠自學的方式學會游泳,她的天份也很快引起校隊的注意,教練旋即提拔她為校隊選手。

但校隊可不是一個好混的地方。就算在寒冷的冬天,所有的選手也都必須每天清早來到「噗嚕」練習,而余湘雖然住得比大多數人都遠,卻總是最早到的幾個人之一。

這一次故地重遊,在一旁陪伴著的,還有一位余湘小時候的玩伴,她解釋:

「因為(噗嚕)是活水,常常會有很多小魚、小蝦出現。因為『噗嚕』裡面的微生物、礦物質都很豐富,讓牠們在這裡繁殖得非常好,我們小時候就有,現在更多了!」

「有那麼多小魚、小蝦,還有微生物,那這裡一定也有很多青苔?」我好奇地問。

「說對了!溪底、池邊都有,我們常常都要幫忙清除這些青苔。」講到這些兒時回憶,余湘似乎特別開心。

「這些小魚、小蝦都不怕人嗎?」我又提出了問聽,這也是在場所有朋友的疑問。

「不怕呀!以前在這裡游泳的都是當地人,還有他們這些校隊選手,大家都很習慣,這些水中的小動物也很習慣他們;現在也有很多觀光客慕名而來,大家也都很自然地知道要和這些水中的鄰居和睦相處。」余湘的兒時玩伴說。

「有的時候,頭換完氣,沉到水裡面的時候,就看到這些小朋友出現在你身旁,很奇妙的。」余湘笑著補充。

「別聽她說得好像這裡美得跟天堂一樣,其實,這裡意外也很多喔!尤其我們小時候,安全設施跟現在是沒辦法比的,」余湘的這位玩伴突然嚴肅起來:

「光是那些生長速度超快的青苔,就常常讓很多人滑倒;還有,你在水面上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孔,你以為只有小魚、小蝦?我跟你們講,有時候還會有水蛇,所以來這裡游泳,隨時都要很小心⋯⋯另外,我記得那時候有個水閘,每天都要洩洪,不然水會漫出來,一個不小心還會把人沖到外面去,」她說得非常生動:

「猜猜看,衝到外面會看到什麼?」這位女士笑著問大家。

「外面⋯⋯公共廁所?」這是我第一個想到的答案。

「台東殯儀館。」女士放故意低音量說完,指著余湘說:「他們校隊的,常常天沒亮就開始游泳,我真的覺得他們膽子很大。」

「沒有你說得那麼可怕啦!」余湘笑說,「水蛇、排水溝、殯儀館,這些都是這裡的一部分啊,習慣就好,其實我們不會過度去想這些事情啦!當時就是只想把泳游好,」

當年的台東,以石為球、以棍為棒的紅葉少棒隊,土法煉鋼,為台灣打出全世界的驕傲;而當年的「噗嚕」,沒有現代泳池的磁磚、水道線,卻在這樣的天然湧泉以及魚兒相伴中,讓許許多多當地孩子游出自信開朗的個性、游出與大自然相處的廣闊心胸,更遊出了一個全國中學運動會以及省運女子仰式游泳冠軍、打破省運紀錄的選手余湘──

她之後更憑借著這樣的毅力,在台灣廣告業界與政壇都寫下了精彩的一頁。不過,這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