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生活這樣做」–社工師 怡芬分享

對於⼀個助⼈專業的社⼯來說,當整個台灣都在緊張疫情期間,到底⼀個助⼈者該有什麼樣的⼼情與⼼態去⾯對這種無法離開⼈群的⼯作?疫情期間的⽣活著實讓⼤家都很不安,這種不舒服的感覺產生許多情緒波動與鄉⺠⼼態,在這麼艱鉅的時刻,⼯作還是要做、⽣活還是要過、飯也還是要吃、覺也還是要睡, 那麼到底該如何⾯對這波來勢洶洶的不安情緒呢?

⼀、 隨⾝攜帶防疫包,安全⾃保剛剛好: 對於常常需要外訪的社⼯來說,隨⾝酒精噴瓶、⼝罩是防疫包必備的物品,從經驗上看來,防疫包不僅安全⾃保,也保護他人,戴好戴滿消毒夠也才真的比較放⼼!

⼆、 新聞簡訊僅參考,規律生活免疫好:疫情時期的新聞和訊息每分每秒都不一樣,加上通訊軟體的便利性,哪裡有確診者、哪裡有確診者⾜跡等,好像世界末⽇般介紹著,搞得很多⼈隨時隨地看手機訊息,⼤半夜追新聞,焦慮緊張從來沒停過!其實不是新聞和訊息不好,⽽是知道就好,學會關注政府提供的資訊就可以,愈是這種⾮常時期,更要規律⽣活、保持好⼼情,⾃我免疫系統才會更強壯去抗疫呀!

三、察覺內⼼亂情緒,安撫內在不害怕: 因為疫情關係,目前的環境及語⾔不僅歧視且傷⼈, 不時出現的負向情緒充斥在我們的⽣活周遭,彷彿⼤家出了家⾨就會被病毒淹沒⼀ 般,如何穩定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立自己覺得可以感到安全的防疫措施檢核表 (例如量測體溫、隨身防疫包、隨身餐具等),以降低出門上班的焦慮感。
(二)每天和自己想關心的人或關心自己的人說說話,分享自己一天的心情與壓力,相信就可以讓心中的大石稍微放下。
(三)嘗試每天靜下心來覺察自己內⼼的不安害怕,並試著寫下這些負向情緒與想法,把感受丟在筆記本中放好,就像為自己今天的努力或抗疫畫下句點。

面對疫情嚴峻的時刻,大家一定都感受到⽣⼼理的威脅,更不用說要面對弱勢服務對象的社⼯,要保護好自己去面對疫情,又得盡責保護好服務對象的權益或生命,所以,關照好自己的身心,就會更有力量去關照他人,抗疫其實也可以很簡單!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