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是韓影將引領全球趨勢的當代大師 孝儀

如果說奉俊昊是當代影壇最懂得如何說一個精彩故事的導演,我想多數看過他作品的影迷都不會有太大異議,甫於今年(2019 年)坎城影展奪下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的他,不只屢屢改寫了韓國影史的票房和國際得獎紀錄,更是許多影迷重新對韓國電影刮目相看的起點,當然也包含個人在內。若不是在 2003 年看到了他在釜山影展首映的《殺人回憶》且被深刻震撼,我可能不會走上引進發行韓國電影的道路,且有榮幸著力於發行他的作品進入台灣市場,更不可能進一步去探究韓國影壇如何一步步蛻變重生,孕育出一群可與世界影壇大師匹敵的傑出影人。

出生於 1969 年,和同時期韓國影壇發跡的新浪潮名導如朴贊郁、金知雲等算是同輩好友(同一時間崛起於韓國影壇,並著力於開發本地市場觀眾,更幾乎先後被好萊塢挖掘拍攝第一部英語長片,即使現在已各有影壇一席之地,他們仍會彼此討論喜愛的電影和演員,甚至為彼此執導的作品擔任製片……), 他們都擅長運用商業類型電影元素吸引市場共鳴,進而傳達出個人的創作理念並逐漸形成強烈風格。不過比起在視覺和形式上更為聳動炫目的朴贊郁或金知雲,奉俊昊自成一格的強項更顯示在敘事技巧與題材詮釋上。即使生涯中不乏運用大量特效達成商業目標的科幻或動作片型,但奉俊昊的作品總是會回歸到家庭親情與社會現象的層面反映探討。褪去華美的視覺與運鏡處理,奉俊昊作品深植觀眾內心的永遠是最基本但也最深刻的人性(人心)詮釋。我想這也是他的作品能夠一再跨越國籍或語言隔閡的關鍵,因為一個好的故事和感同身受的角色情感,永遠是電影得以跨越文化取得共鳴的語言特質。

就讀於韓國名門學府延世大學社會學系,奉俊昊在大學時期就著迷於電影社團活動,完成了數支短片作品,也和同好朴贊郁一起參與了電影改革運動和左派社會運動。雖然電影夢佔去了他多數的學生時代,但社會學系的背景確實也對他的電影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無論是韓國本地的政治情勢、資本主義導致的貧富階級問題、邊緣人物的人格養成、甚至擴大到全球化的集體意識催眠、基因改造倫理、環保等議題,都成了他在各類型電影遊走時不忘反映或深刻探討的主題。2000 年的長片處女作《綁架門前狗》由李成宰、裴斗娜(後來也成為他的班底演員之一)主演,是一部格局較小但充滿怪誕黑色幽默的諷刺喜劇。藉由一個從虐狗、抓狗到尋狗的詭異佈局,反映了現代市井小民的庸碌和冷漠,以及人與人之間比鄰而居疏遠無比的社會樣貌。使人不禁聯想到柯恩兄弟早期作品中的風格元素, 但這部開啟奉俊昊編導生涯的處女作在當時正流行無厘頭搞笑喜劇的韓國影壇票房迴響慘淡,導致他催生下部作品的過程中重重困難,也因此更加讓奉俊昊理解必須用類型電影的商業元素做包裝,贏得觀眾和市場的共鳴,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將關注的主題與意涵深入人心-或更現實地說,贏得下一部作品開拍的機會。

2003 年他交出了改變他個人生涯也改寫韓國犯罪電影新高度的經典名作《殺人回憶》,也是他開啟與實力派演員宋康昊長期合作的重要起點(當時已闖出名號的宋康昊答應出演, 也是本片最後順利籌資開拍的關鍵成因,兩人的革命情誼也由此而生)。改編自曾震驚韓國社會的三大懸案之一「華城連續殺人事件」,迄今仍未查出真兇的戲劇性真實背景,給了奉俊昊顛覆傳統懸疑犯罪類型片發展的絕佳發揮基礎。表面上看似一個濫用職權暴力、土法煉鋼來直覺辦案的鄉村警察 v.s. 來自首爾大城市、事事講求科學證據與正規程序的城市探員,在合作辦案過程中從對立較勁到彼此理解的標準拍檔式警探片型。實際上,奉俊昊透過軍政府掌權戒嚴的時代背景,諷刺了當時的警方和官方如此腐敗與濫權,導致永遠與真相差臨門一腳、甚至讓更多受害者捲入風暴的悲劇性發展。而在角色的心理架構上,奉俊昊也不凡地詮釋出理智與情感(直覺)主導的灰色地帶,與對於解答和追兇契而不捨到陷入偏執瘋狂的心靈煎熬。跳脫了傳統警匪類型人物非黑即白、焦點只在「誰是兇手」的窠臼,進而帶出更具時代格局、心理轉折和細膩角色的突破性視角。而全程引人入勝甚至不寒而慄的氣氛營造與運鏡設計,更是滿足了即使只是想看一個精彩懸疑故事的大眾需求。《殺人回憶》靠著同時征服苛刻影評和娛樂觀眾的一致好口碑,成為當年突破 500 萬觀影人次的國產電影票房冠軍,奉俊昊也終於站穩一線商業導演的位置。

如果說《殺人回憶》徹底地影響了之後韓國影壇在犯罪類型片的高度與視野,那麼他在 2006 年推出的野心大作《駭人怪物》,就是改寫韓國科幻/災難片型元素的起點。透過漢江因為美軍實驗汙染而竄出變種怪物的科幻設定,奉俊昊真正想講的還是 人性 和反映當代韓國 社會 結構的故事,絲毫沒有因為使用大量特效噱頭打造出的怪物,而讓影片演變成韓國版《哥吉拉》之類的標準怪獸電影。片中一個底層失和的家庭因為怪物擄走主角女兒,而從各自失敗陰影重新凝聚成一家人的故事核心-其實才是影片牽動人心進而達成戲劇高潮的關鍵。而家族成員各自的背景設定,更巧妙地暗喻當代韓國社會中多種邊緣問題(扣除掉怪獸的元素,這片的故事本質上就像是一部快節奏版本的是知裕和或李滄東作品)。奉俊昊運用了這個題材展現他在視覺呈現和大型場面調度上的野心與長才,更是對韓國影壇找回市場主流觀眾有著至關重大的影響。《駭人怪物》不意外地在當年打破所有韓國影史賣座紀錄(目前仍排名影史賣座 №7),讓韓國電影從此走入千萬觀影人次等級的大片殿堂;也影響了之後賣座災難特效大片如《屍速列車》、《戰疫》(又譯:流感)等在大場面噱頭中注入人性和社會議題的拍法,絕對是韓國類型片改革的重要推手。

2009 年奉俊昊回歸到較小格局的黑色懸疑片型《非常母親》,少了像《駭人怪物》這樣巨大的成本壓力和視覺特效場面,的確讓奉俊昊可以更淋漓盡致地發揮他關注的社會議題與人性灰色地帶。《非常母親》透過韓國資深影后金惠子飾演的強悍母親,和他為了保護智障兒子(由當時紅遍亞洲地區的偶像男星元彬突破形象飾演)逃脫謀殺罪嫌所做的種種爭議行為, 來探討總是被正面歌頌的親情也存在的灰暗面,但還是保留強大的情感張力和類似《殺人回憶》般有廣大解讀空間的真相。

《非常母親》不僅再度獲得票房迴響,且評價橫掃韓國與世界各大獎項(正式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也在該年金馬影展首映後奪下觀眾票選最愛影片第一名),可說是奉俊昊奠定個人風格甚至於敘事技巧上更上一層樓的生涯代表作之一!(當然也是個人引進台灣市場包裝發行的眾多韓影中最引以為傲的經典之一)

2013 年,奉俊昊終於走向國際影壇,與同為韓影新浪潮推手的朴贊郁、金知雲等一起繳出了第一部英語作品《末日列車》Snowpiercer。但跟朴贊郁和金知雲的關鍵差異是:《末日列車》是韓國 CJ 娛樂與好萊塢獨立片商共同合製的作品(且韓方握有創作主導權與海外銷售權)。比起另外兩位導演是受雇於好萊塢片廠擔任導演,奉俊昊在韓國資方的護航下顯然可以保有更大程度的創作自由度。此外,朴贊郁也跨刀擔任本片的監製, 顯然也是出自於對奉俊昊操作此類大格局特效科幻片的掌握功力的十分信任。改編自法國圖像小說,《末日列車》描述因溫室效應而面臨滅絕的地球,僅存的人類靠著一輛載著最新維生技術的列車內,試圖找到生存希望的災難冒險寓言。吸引奉俊昊執導的元素當然不只是科幻電影類型而已,《末日列車》絕不是好萊塢會拍的末日題材電影內容,所以片中不會有人類團結拯救地球的情節,取而代之的是列車車廂內上演的階級鬥爭、無產階級革命、反烏托邦精神與無所不在的當代政治暗示-相信才是吸引奉俊昊大展身手的主要因素。然而,流暢緊湊的敘事、意想不到的推進轉折、充滿創意與刺激感的動作場面,以及用高達 4000 萬美金打造的嶄新視覺特效、風格場景,加上媲美好萊塢 A 級製作的知名國際卡司(克里斯伊凡、艾德哈里斯、蒂妲史雲頓、傑米貝爾、約翰赫特,以及一定得出現的宋康昊等),也都是影片在全球市場獲得票房成功的重要元素。而奉俊昊和韓國影壇也再次用《末日列車》躍進式地證明,他們已進展到可以拍出好萊塢水準作品的能力,不只有在視覺特效技術上,更在創意與藝術價值上勝過多數好萊塢的同型作品。

由當時正積極邁向原創自製內容開發的 Netf lix( 全球最大串流影音平台公司)出資主導,拍的依然是奉俊昊已駕輕就熟的未來科幻題材。《玉子》像是全新世界觀版本的《E.T. 外星人》或《金剛》,描述注定要遭到屠殺的基因改造豬和韓國女孩間的跨種族友誼。此片仍舊保留了明顯的韓國特色以及奉俊昊一貫的社經議題隱喻,但為了符合影片瞄準全球觀眾的設定與野心,奉俊昊在本片將議題高度拉到全球化趨勢: 無論是對第三世界的剝削、對基因工程倫理的省思、對大美國主義的反動及最核心的環境保護意識,都是相對來說更容易取得跨國文化族群認同的作品內涵。不過影片入選坎城影展競賽片後,引發了串流平台獨家放映內容是否仍有資格入圍影展的爭議(因為 Netf lix 選擇不上院線的固定模式,引爆了認為電影一定要上院線的基本教義派影人抗議,這樣的爭議也一直延燒到了 2019 年的奧斯卡……)。很遺憾地,這些爭議似乎也讓《玉子》本身作品上的關注焦點被搶走了。

2019 年,奉俊昊回歸韓國本土影壇的編導作品《寄生上流》,終於讓他登上生涯又一巔峰,拿下了韓國影史第一座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而且幾乎是毫無爭議性地在專業影評與觀眾迴響上勝過其他作品競爭的大師級新作。之後更陸續在韓國、歐洲與其他亞洲上映地區開出口碑爆棚的票房佳績。我想這份殊榮對奉俊昊和韓國電影近年的水準躍進而言,只能算是遲來的榮耀光環。《寄生上流》雖然看似題材不易親近的黑色小品,但實際上是奉俊昊最為拿手也從未停止深入探討的社會階級主題,而奉俊昊為這個可能不易有票房吸引力的題材,打造出一個充滿空前創意的結構與劇情意外情節發展交織而成故事,讓這部前半段是標準上乘黑色喜劇的電影,到後半段不斷帶給觀眾難以預期、只能驚嘆的極致發展。無論是敘事技巧還是畫面調度上,都是奉俊昊再次登峰造極的上乘之作。而這麼一個不斷帶給韓國電影革新, 同時也帶給社會震撼省思的當代電影大師,在求新求變卻未曾改變初衷的前提下,絕對已是全球電影愛好者都將給予推崇的傑出電影創作者。而他和眾多同輩導演共同戮力的韓國類型電影改革,將幫助韓國在引領全球影壇的趨勢上又下一層!

重要執導作品年表

2000 《綁架門口狗》Barking Dogs Never Bite

2003 《殺人回憶》Memories of Murder

2006 《駭人怪物》The Host

2008 《東京狂想曲:搖擺東京》Tokyo!

2009 《非常母親》Mother

2013 《末日列車》Snowpiercer

2017 《玉子》Okja

2019 《寄生上流》Parasit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