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問卷調查:https://forms.gle/6cYf58bf1PpCzzZi9
第一篇:節流放大絕:寄生公司
多年來我始終「把公司當成第2個家」,這句話乍聽之下好像我是一位對公司向心力極強且熱愛工作的房仲(雖然的確如此),但其實你未必瞭解我這句話的真正含意。
把公司當成第2個家的好處多多!延長待在公司的時間,除了可以養成「每天都要再多做一點跟工作有關的事情」的習慣之外,你還能藉此「寄生公司」。
【把公司當充電站】
以手機為例,除非是一連好幾天的農曆年假,否則我是絕對不在家裡充電的。
我早已養成到公司才充電的習慣,我每天進公司的第1件事情就是先將手機充電,我也會刻意等到充飽電之後才下班回家。而且我現在還準備了3顆行動電源輪流在公司充電,好讓我在家裡、在戶外也能享受到公司的電。
【把公司當書房】
我當了十幾年的租屋族,我住的地方,從來沒有安裝過桌上型電腦,連筆電都沒有,因為公司是我家的一部分,公司就是我的書房。
在租金高漲的台北市,就算月租金2萬元也只能住在好一點的小套房,把公司當成書房做為「家的延伸」,久了你會習慣有2處棲身之所,錯覺「把家變大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認為家中的電腦其實是種誘惑,不小心就讓人沉迷於網路而虛度光陰;在公司就不同,它會變成工作的工具,縱然偶爾用來處理私事也不能花太多時間,畢竟要顧慮同事的感受,在公司用電腦的大半時間,你只會、也只能用來處理公事,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
還有,我手機的網路也不是無限量,因為如果網路用量是有限的,大腦就會告訴自己:需要用,再用;想要用,到公司再用。一旦申辦網路吃到飽,手機便不止是工作用,也會拿來娛樂用,黏著在手機螢幕前的時間越久,對健康(眼睛、頸椎)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或許你會說,萬一網路用量滿了怎麼辦?其實你多慮了,只要不看影片就絕對夠用。以我手機月租金299元為例,每月有3GB的4G網路可以用,每次到了結帳日的用量仍綽綽有餘。因為在上班時使用的是公司的免費wifi,實際上吃到自己網路的時間(家裡與戶外)真的不多。
【把公司當會客廳】
身為業務員的我們,每次與客戶相約在戶外時往往地點都選在咖啡廳,然後你就得花錢請客戶喝飲料,畢竟我們是服務業,與客戶彼此「各付各的」感覺有點怪。
約在小朋友愛去且平價的麥當勞似乎不適合?約在星巴克,對荷包又有點傷,你也不可能請客戶喝咖啡然後自己喝白開水,這樣客戶喝起來也不自在;就算客戶願意跟你go dutch,隨便一杯咖啡還是要價破百元,這樣就花掉1餐的伙食費了。
像我都會盡量邀請客戶來公司,我們公司的裝潢布置很有質感,空間又大又寬敞,而且公司的咖啡機頗昂貴,現磨出來的咖啡特別香醇!再搭配公司提供的餅乾、糖果、水果,完全沒花到錢又能服務到客戶,何樂而不為?
【幫公司採買】
我在之前待的房仲公司時,每逢農曆初二、十六要祭拜神明,祈求生意興隆就會需要採買供品。我總是超愛幫公司跑腿,這樣我去賣場時,除了可以挑選喜歡的零嘴、水果與泡麵,結帳時所使用的會員卡也是自己的,用公司的錢替自己累積會員點數就是爽!
而且,當時同事們都知道我負債,所以拜拜過後的泡麵幾乎都「禮讓」給我當午餐吃掉,還因此省下了好幾年的午餐錢。
【把公司當補水站】
我在前公司有個誇張舉動,就是曾經天天拿空水桶去公司裝滿水再帶回家飲用,後來家中購置了濾水壺、快煮壺與保溫壺後,我就停止這樣的行為了。
不過,我現在不時也會瞧見公司裡有同事效法我當年的作法,都會利用公司的飲水機裝滿特大水壺再離開,顯然有不少小資族跟我一樣:在外多喝水、少喝飲料,省錢又健康。
【生活所需的花費,盡量移轉讓公司吸收】
根據統計,多數有錢人1週累計的工作時數約為45~55小時之間,換言之,若把週休2日排除只除以5天的話,有錢人每天工作的時數落在約9~11個小時。想當有錢人嗎?待在公司的時間越久,就越有機會成功。
只是,該如何讓自己喜愛待在公司?訣竅在於,把生活所需耗費的項目盡量讓公司吸收,把公司當成你「第2個家」,待在住家的時間越少,開銷就越低,最好讓家裡僅剩下洗澡、睡覺的功能,這樣一來,家裡的開銷便可壓低至「趨近於只有房租」。
而你在公司的時間拉長了以後,「辦公室文化」會促使你大半時間都在做公事、私事偶爾做,久而久之你付出的工作量增加,也會讓你在業績上有明顯進步。記得,網路不用吃到飽,在家不安裝電腦,回家時無法工作,大腦才能分辨「公、私情境」,回家你才能獲得真正地休息。
你現在終於知道,為何許多人佩服我幾乎天天都進公司的秘密了吧?歡迎效法,但有個前提是,你必須要有產能(業績),否則老闆可是會特別關注你喔~
第二篇:凡事順便一下就能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省錢絕技,我也有我的「順便哲學」,無論是採買還是聚會或旅遊等等,甚至未必跟錢有關的任何事,我總想著怎麼做才能一石多鳥。我把這樣的價值觀應用在生活中,凡事順便一下總能讓我省下不少錢、時間與精力,以下是我應用在生活中的6個「順便」。
【情況1:收到紅色炸彈時】
以前只要收到紅色炸彈,我都會厚臉皮跟新人說:非常感謝你的邀請,但我負債中,若不嫌棄,我願意擔任婚禮主持同時情歌演唱,希望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給予祝福(暗示折抵紅包)。
有的親友欣然答應,有的則表示流程已安排好但不介意我只給少少的紅包錢,有的也跟我一樣厚臉皮說:「沒關係,等你還清負債後我們再聚。」言下之意就是要我不用出席,我也只好裝傻回覆:「感謝你的諒解!」
如今我已還清負債卻仍保持這個詢問的習慣,盡量把握住每次收到喜帖的機會,看看能否爭取從「親友」變「工作人員」,這樣的轉換不僅讓我省下該包給新人的禮金,往往還能拿到新人的紅包呢!
而在給予新人祝福的同時,也能順便滿足自己的表演慾望(我常常在婚禮唱歌串整場)還能賺外快且飽餐一頓,餐後我也會順便將剩菜打包回家替自己省掉下一餐的費用,超划算der~
【情況2:手機或行動電源需要充電時】
之前談到,我的手機從不在家充電,我都是利用在公司時充電也會順便充行動電源,如此一來,回到家裡也能享用到公司的電。
順帶一提,前陣子我的行動電源壞了,我不直接購買而是在臉書許願池發文看看有誰願意送我?我用請客當作交換,這種以物易物的模式(午餐換行動電源),也讓我藉此順便跟沒見過面的臉友及僅有一面之緣的同業有了交流機會;另外還有1位因為換新手機所以用不著的好同事也將原本的行動電源送給了我,讓我頓時多了4顆行動電源,不再擔心在外時電不夠充了。
【情況3:經過房價較低的區域時】
我住在物價頗高的台北市中山區,剛好我有個每週看二輪電影的習慣,於是都會趁去景美看二輪電影時順便採買水果。
因為景美的房價基期相較北市其他區域,甚至是新北市的新店都來得低所以店租不高,物價自然便宜;同樣的水果在中山區跟景美夜市(文山區)的價格就是不一樣,平均價差至少1成!
另外,景美夜市還有1家歷史悠久、在地人都知道的個體戶手搖飲料攤叫作《小甜甜》,同樣的飲品也比其他連鎖飲料店的價格便宜至少10塊錢以上,像我平常不喝手搖飲的,因為現在1杯的價格普遍都50元起跳,尤其當我花超過50元買飲料卻喝到地雷飲品時心情會超差!但只要去景美,我都會捨得來上1杯珍珠鮮奶茶或是蜂蜜檸檬加蘆薈,可口又高CP值的飲料喝了就是開心!
【情況4:搭捷運時】
現行的悠遊卡採「搭乘次數越多折扣才會跟著變多」的遊戲規則。
由於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機車,因此使用悠遊卡的頻率很低。但只要我當天的行程需要搭捷運,例如台北車站附近不好停機車,我就會順便使用家人的悠遊卡,如此便能將我的搭乘次數累計在同1張卡片上。
【情況5:吃吃喝喝時】
想喝汽水時,我都會買「纖維+」(內含膳食纖維)或奧利多水(內含Oligo寡糖)不然就是CC檸檬(內含維他命C);這樣除了能享受喝碳酸飲料的爽快也能順便幫助消化或補充其他營養素,讓飲料不至於太垃圾。
【情況6:出遠門拜訪友人時】
每當要去中南部拜訪友人時,我都會昭告天下以爭取演講機會,這樣不僅與好友們相聚也能順便賺演講費。
以2020年為例,我去高雄與台中拜訪友人同時爭取到3場演講(大家房屋、21世紀不動產、有巢氏房屋),除了賺演講費,搭乘高鐵的交通費也能跟邀約單位申請補助,演講現場順便賣書又再多賺1筆錢。
結束後,同行通常會續攤請我吃飯,這些林林總總,讓我出一趟遠門往往沒花到錢反而還倒賺不少呢!
【人不OVER枉少年】
上述例子,無非是想與大家分享,我的確靠賣房子賺了不少錢,但真正讓我致富的其實是「順便哲學」。
當你把這一系列的行為內化為觀念並植入腦中,從此每天早上醒來到晚上回家睡覺前的每件事,你所反應出來的順便行為,長期累積下來所省下的時間、金錢、精神肯定讓你驚喜不已!
第三篇:我靠爸,我媽寶,就是不啃老!
小時候,父親總說:「如果不照我的意思做,就不把財產過給你。」被威脅久了,覺得麻木也非常反感。所以我從學生時期就告訴自己,一定要經濟獨立才不會任由擺布。因此到我退伍後便毅然決然搬出去租房子。
面對這種「怪怪的家教」,慶幸自己沒有被父親的威逼利誘所屈服,反而更打拼,雖然在外吃了不少的苦頭,卻也意外將「勤儉」修練成「習慣」。
年輕世代有所謂的「啃老族、靠爸、媽寶」等名詞,以前我對這3個名詞都相當排斥,後來我則欣然接受「媽寶、靠爸」標籤,但就是不包括「啃老」。
【在決定成為媽寶、靠爸之前】
你必須要很清楚知道:那是父母親的,不是你的;父母親願意給,要懂得感恩,不願意給,也是應該的。我也相信,做子女的只要是上進的態度,父母親肯定都是心甘情願樂於付出的。
不過有個大前提,那就是你必須確定已經養成勤儉的習慣,否則,父母親一昧的給予金錢資助,反而鈍化你的獨立個性。
【當媽寶,何樂而不為?】
以下是某次與朋友間的對談……↓
朋友:「你晚餐通常怎麼解決?」
我:「幾乎天天回老家跟爸媽一起吃飯啊!」
朋友:「天鵝啊!你不是在外租屋嗎?還天天回家跟爸媽一起吃晚飯,好孝順喔!」(不是酸溜溜的口氣,而是真心羨慕樣)
我:「蛤~?(整個超心虛)我只是為了省晚餐錢所以才回去啊,你不知道每天的吃飯錢如果能省下來,累積起來也是不小的數目呢!以晚餐1頓算100元就好,1年就省下36500元,這已經足以抵掉我2.5個月的房租啦!」
朋友:「話雖如此,可現代人很少有機會跟父母吃飯了,不是感情疏離就是離鄉北漂沒機會,其實父母要的只是孩子的陪伴,多一副碗筷根本就不算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我的聚餐行程多半安排在午餐,一來是因為就算沒人約吃午餐,我還是得自費。第二個原因是,如果朋友約聚通常是各付各的,如果是跟客戶有約則通常是我請客,假若約晚餐,那我豈不是既不能回老家吃免費的,還要多花錢去交際應酬,這樣一來一回等於虧了2頓餐費實在不划算!
於是,我現在更愛天天回老家吃「免費的媽媽手路菜」兼「陪伴父母盡孝道」囉~
另外,每當一家人外出聚餐時,媽媽都會用我的信用卡去刷再補現金給我,幫我培養在銀行的信用並且累積紅利點數。
還有,我堅持的一個原則是:只拿「物資」不拿「現金」。我從爸媽身邊拿走的生活用品也不少,例如:保健食品(B群、雞精)、零嘴、水果、蜂蜜……等等。
至於「靠爸族」,原本我也排斥這標籤N年,直到近年才改觀……。
【用靠爸加乘事業】
2020年01月23日的新聞報導,張國煒坦誠表示:「沒有父親的栽培,我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今天沒有父親的『遺產』(張還刻意加重語氣)也不可能造就星宇航空。很多人在網路上說『你還不是靠你老爸的遺產』,我跟各位說,沒有錯!(自信口吻)」
我才頓悟,以前那麼排斥「靠爸」,現在想想何必呢?一路以來,若有了父母親的幫忙,說不定我可以有更大的成就,靠著父母親的資源拿來發揮所長,從事規模更大的事業或夢想,這不僅沒什麼壞處反而是一股助力!
只是,我爸很早就退休,在事業上似乎爸還是很難讓我倚靠(哈哈),想想「不給予」也沒啥不好,反而讓我更加堅強,至少,「靠」家人平安健康,讓我沒有負擔可以專心打拼事業,就是上天送我最好的禮物了。
另外,我自己搬出去住是為了訓練自己獨立,但如果可以,建議你跟父母一起住,彼此陪伴又不用付房租,多好!想想我在外租屋已有13年,房租加總起來累計至今花了超過200萬元!若這13年間我都跟爸媽住,省下來的的房租拿去當買房的自備款早已綽綽有餘。
【ㄓㄨˋ你省下買房金】
1.只要你已養成勤儉的習慣,當媽寶幸福的不得了~
2.善用父母的資源,也該盡量避免讓惰性打敗鬥志。
3.父母是替你省錢、助你打拼事業的貴人,不是幫你提高生活品質的提款機。
4.若是為了打拼事業,利己不損人,還能少走冤枉路,你該欣然接受「靠爸更上一層樓」。
5.如果你滿腦子想的是想要維持消費水平,而不是吸收人脈、培養能力,那麼「靠自己」最適合你。
6.你要的是省錢,父母親要的是陪伴,如果生活情況允許,建議每天回家一起吃飯甚至住在一起,既省錢又能盡孝道。
